http://7xobno.media1.z0.glb.clouddn.com/怎么很久没见你更新状态了.mp4
有天一个很久没联系的朋友问我最近怎么样了,他说“怎么很久没见你更新状态了”
我知道他说的是朋友圈。回答说:"最近没有大的变化或新的情况,所以就没有发新的消息"。
退出对话窗口我点开自己的微信相册看了一眼,因为近期没有发什么内容,一划就划到了大半年前,相比起现在,我以前还真是个话唠。看了一部电影,会在朋友圈写长长一段观后感。和一个很久没见的朋友一起吃饭。会回忆一下与之的相遇相识!即便是一次花落或一阵秋风,都忍不住写一段三行诗,还有遇到不顺心或挫败的抱怨,吐槽,负能量,还真是把这里当成了一个可以记录生活点滴的地方。
于是我在朋友圈写了一段话,表示了这样的改变,好友看到后说她也是,越来越少在朋友圈发东西。我文艺又矫情的说道,那是因为我们现在内心更充实了。她很直白的回复我。“充实个鬼,是微信里加了太多不想加的人。越来越不方便而已”!
她一语道破天机。原来如此,我恍然大悟。才不是什么内心充实到不用在朋友圈倾诉,也不是什么生活忙碌到没有时间,面是我们的通迅录里多了许多与我们的生活不相干的人。而我们的这些想法情绪潜意识里根本就不想被他们看到。从什么时候起。我们的朋友圈已经不再是朋友圈。里面有了同事甚至上司。有客户或者乙方,有某次饭局上“扫了一扫”的不熟悉的人。有某个群里说过几句话然后互相关注的陌生人。或者因为某件事要联系而临时加上的人。有些甚至连面都没有见过。
我依然还记得曾经忽然发现本来失去了联系旧友加我的提示并且再见到他的近况时的激动和感慨,也记得看见某人下面有另一个朋友的留言而得知我们原来有共同好友的惊喜和意外,还有心情不好或受挫的内容下,得到朋友的安慰和鼓励,甚至在路过我的办公楼下时为我带一怀咖啡的温暖和感动。但是现在,都必须接受。当微信用于联系通迅的功能越来越普及时,就别指望它能再起到交流情感的作用了。甚至别一不小心起到了反作用。同时因为加了越来越多的人,我们也越多地被“看到”各种与我们无关的生活,各种我们并不需要的信息,分散了精力,浪费了时间。于是乎,采取了“不说话”相同的处理方式,那就是开启“不看此人的朋友圈”。我们认识的人越来越多,深交的人却越来越少,其实是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通讯录时里的名字越来越多,却渐渐失去了我们真正想关心的人的消息。我们偶尔转发一条当下最热的话题,表示下合群和互动,但不再会提起自己的生活状态和真实想法,我们习惯在某个人发的照片下说一句“改天聚聚啊或找个时间一起去啊”,然后,也没有了“然后”。
有时候,忽然的一个瞬间,我们会想起很久又没有某个朋友的消息了。《爸爸去哪儿》这个节目吸引了很多人,因为真人秀里的孩子依旧是个孩子自己!没有假装的表象,也不需要粉饰的太平,喜欢就是喜欢,不愿意就是不愿意。可以拉着手说“我喜欢你,我们做好朋友吧”,或者紧紧抱着对方说“我们是好朋友”,可爱,真实而纯粹。我真的希望,不管是现在还是老了以后,都可以打一个电话就去好友家吃饭,而不是在一张图片下互相留言,我希望朋友们想要聚会时,定下时间地点就能聚到一起,而不是聊天群里一长串对话下的不了了之,我希望我的老朋友们,虽然可能几年都不曾联系,再次见到时依旧像从未分开过一样。